|
著名中医专家——曾德玖曾德玖,男,汉族,1954年9月生于四川省,大专学历,祖传中医世家,国家高级中医,受父辈影响,动酷爱中医,深谙家传精髓,1983年9月加入赤脚医生队伍:1990年自修四川省函授中医大专:1993升级为乡村医生,升为乡村医生后又倒回自修中医函授中专,至2016年一直任乡村医生,退休后开了德久中草药门市至今,曾医师爱好中医全科,以中医全科医生为目标,擅长研究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温病学、伤科、针灸等.…。近几年重点研究温病学、肿瘤研究和治疗为重点。2022年2月受邀纳入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022年5月加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 擅于诊疗: 各种癌症(喉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肺癌、肝癌、肛管直肠癌、脂瘤、卵巢肿瘤等)、尖锐湿疣、便秘、痹病、痉挛、臌胀(肝硬化腹水)、直肠息肉、狂病、癫痫、痴呆、中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小儿白血病、小儿感冒、夜啼、消渴(糖尿病)、痛风、痿病、早泄、阳痿、流行性感冒、白癜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肺痨、风邪面瘫、鼾眠、耳痹、尿血、梅核气、肺胀、虚劳(白血病)、声带息肉等等疑难杂症。 曾德玖医师从医几十年,致力于研究“温病学”包括:风温、春温、署温、湿温、伏署、秋燥,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应对不同病毒的变化。流行性感冒(influc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上以急起高热、乏力、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的患者可出现肺部或肺外并发症、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大流行时则无明显季节性、中医认为本病为感受疫病之邪所致,根据其发病季节及临床特点将其归属于“风温”、“冬温”、“春温”、“暑病”、“秋燥”范畴、当其在一定范围引起流行时又称“时行感冒”或“温疫”。 春温:是由冬令感受寒邪,郁伏化热,发于春季的一种伏邪温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程长,初起即以高热、烦、等。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很快出现神昏、痰厥、斑疹、出血等症。部分患者经抢救脱险后,可留有痴呆、抽搐等后遗症。本病多发生于春季,有的也可出现于冬春或春夏之交。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特征,多发生于冬春二季的急性外邪热病,发生于冬季的风温又称为冬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而致的新感温病,其特点初起以肺卫病变中心,在素体虚弱或感邪较重时,易逆心包,出现谵语、舌謇、肢厥等危重证候。其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根据风温的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西医学多种肺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属于风温范围。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所致,发于夏末秋初,且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初起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表现;虽一般俱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过程,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多发于夏未秋初,雨湿较盛,气候炎热之时。曾德玖医师作为中医传承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忘初心,做中医文化的传承者,为造福老百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几十年来,曾德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将全部精力投到医学事业上,潜心专注医学技术的研究,精益求精,把患者能够康复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做为一名中国中医传承者,不为名利只为传承,把自已一生辛苦研发出来的特色技术,传承下去。为人类大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把祖国的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上一篇国医名师——韩荣贵下一篇中国当代名医——连正福 |